在热情似火的2024年盛夏,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学院“大山深处采风调研小队”于8月15日—19日来到美丽的五指山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来到通什镇红雅村,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水满乡毛纳村,共青团五指山市委员会,五指山市文化馆等地,对黎族的民族特色,黎族发展经济来源,村庄特色等主题做了深入了解,也为以黎族为主体的美丽乡村做了参观和调研,并为村民讲解相关金融知识,用实际行动助力2024年海南省万名大学生乡村科普行活动。
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位于五指山市通什镇的红雅村委会,与驻村第一书记钟涛展开座谈,充分了解村里的发展,红雅村位于通什镇政府西北部,全村土地面积4447.71亩,管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312户1063人,全村总面积4440亩,其中林地面积3400.47亩,耕地面积1039.42亩,虽然只是五指山市众多乡村的一个,但红雅村的发展又具备自己的独有的特点,村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土壤适合种植,所以种有高标准水稻800亩,此外还有众多作物例如橡胶,槟榔,瓜菜等等,在村里,队员们走遍了绝大多数角落,感受着稻香的芬芳,也为农户做了插秧,摘槟榔等实事,此外,在红雅村委会的南边农科站,有一个外包于易安农业而建立起来的风景秀美的红雅民宿,这也是红雅村推动旅游和农业发展,宣传黎苗文化,解决就业从而带动乡村振兴的尝试,在红雅民宿的调研期间,队员们了解民宿运行的机制,在大棚里帮助农民采摘新鲜的蔬菜,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实践团队的第二站是五指山市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建立在山上,站在大门口能够阅尽五指山市的景色,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以历史,民俗,工艺美术,宗教类文物为主要展示内容,展览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录像介绍从新石器时代到海南解放各个历史阶段海南各民族社会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民族之间共同发展、奋斗、建设海南的历史。在这个博物馆奇妙日,队员们聆听博物馆讲解绘声绘色的介绍,在一些有特色的展品面前,会驻足观看并做了解,并以笔记等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对各民族生产生活工具、村落特点、生活习性、饮食、节日以及例如黎锦等特色展品做了了解和研究。通过参观博物馆,队员们对于海南的民族特色有了很大了解,也为调研奠定了知识的基础。
实践团队的第三站是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从市区车站经过40分钟的班线车车程,实践小队到达了位于青山绿水间的毛纳村,毛纳村是一个黎族自然村,现有常住人口34户135人,全村林地面积约2500亩,耕地约180亩,作为五指山市首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毛纳村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村”建设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黎族文化和热带风情为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今日的调研中,队员们在黎寨船屋内访谈做黎锦的手艺人,并沿着乡村道路走到了茶园,品尝当地的特色茶,与农户进行交流,最后走到了连心桥,共同广场,硕果亭,着民族服饰到农户家展开座谈,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当地的村民以自身特色发展旅游从而共同富裕的喜悦。
实践团队的最后一站是五指山团市委和五指山市文化馆,在与团委副书记郑黄文和五指山市文化馆副馆长、团市委兼职副书记王宇钊的交流中,本团队对几天下来的实践活动作出了阐述,并且队员王德桃和农瑛舒分别对红雅民宿和毛纳村的见闻和收获进行了分享,随后团委副书记郑黄文对本次活动做出了总结,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随后与五指山市文化馆副馆长王宇钊一同到了五指山市文化馆,看了黎锦的展览,体会出黎族世世代代以来富有特色的纺织所具有的具象性,符号性,构图与色彩协调性,族群差异性等等,也与调研所看到所学到的知识交相辉映,从而获益匪浅。
通过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身体力行学会如何做访谈,如何收集资料,体会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及美好前景,也践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笃学砺能,知行合一”的校训,收获了切实的成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青春的力量。